我所在的病区有66张床位,我主要负责抢救室里的几名危重患者。其中有位75岁的奶奶,肺部感染很重,老人神志模糊,呼吸费力,一直采取高流量给氧方式,老人原有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病史,这次的疫情让她的疾病雪上加霜。在交接班过程中,我将平时在工作中的交接流程熟练运用:从生命体征监测到神志的观察、气道管理、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护理、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高流量吸氧同时留置胃管鼻黏膜的观察、皮肤护理,每一步都认真按照规范执行,让同组的战友们也看到了我们附院人的严谨与规范。老人刚收治入科室时,评估其状况,救治的希望不大,家属也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接班时血氧仅在90%左右,双肺闻及明显的痰鸣音,我评估患者情况后,认为必须尽快进行气道管理,否则患者可能面临随时插管的风险!可我们都明白:此时的气道管理与以往不同,重症冠状病毒患者咳嗽、咳痰带来的飞沫以及产生的气溶胶,必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我没有退缩,和同伴一起按照惯有的标准对老人实施气道管理。经过我们对老人实施反复的手法刺激和胸部体疗,患者气道深部的痰终于咳了出来,看着咳出的浓浓的黄痰,又看到给氧条件也在逐步降低,血氧饱和度从不到90%升至97%以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和同伴给了彼此一个胜利的手势。
病区的另一名重症患者,是一名女护士,21岁,花一样的年纪。夜班巡视时,我发现患者在面罩吸氧流量8L/min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也仅仅维持在89%,呼吸也越来越费力。我的大脑闪过一个念头:这样的措施无法改善患者状态,便立即向医师汇报并建议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我熟练地组装完了管道,和医师一起调整好参数。一开始,患者感觉很不舒适,完全无法适应这种给氧方式,也极不配合。我耐心地给她做宣教指导以及心理疏导,患者逐渐适应了这种高流量给氧方式,血氧饱和度也逐渐升到95%以上。
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病区的患者状况逐步改善,我由衷地为自己是一名重症监护室团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我们挽救的是生命,是家庭,背后是亿万人民的重托!
到达黄冈的第二天,我就郑重向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为一名重症专业的护理人员,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也知道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加艰巨。“我想加入到党员的队伍,以一名党员的标准在抗疫一线奋战,请党组织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入党申请书就是我坚定的决心!
——乔聪聪记于湖北黄冈